盛夏当值,农事正忙。行走在垦区广袤的田野间,黑土地上,稻苗壮、良田绿,千里沃野承载着丰收的希望。放眼望,万物蓬勃、绿意盎然,映入眼帘的都是一张张只属于黑龙江的绝美大片。在黑龙江农垦九三管理局尖山农场大豆科技示范田里,夏管田间作业正在进行,一台由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我校js5金沙6038主页通道张伟教授主持的大豆智能化管理与精准作业团队自主设计研制的大豆信息采集车正在对大豆和土壤进行“体检”。该信息采集车采集的数据与尖山农场农业科技中心数据共享,每年可为农场大豆生产增产5%左右。设备运行过程中,农场农业科技管理人员仅用一部手机就可以完成全部操作,通过远程无线控制实现数据的标记位定点采集和动态采集大豆生长信息,加速育种进程,助力大豆育种向精准化、智能化、数字化发展,为大豆优良种质资源的选育及大豆生产田间表型信息实时、快速、无损检测提供信息化技术支持。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对张伟教授团队工作进行报道
尖山农场农业发展部部长徐立龙通过中央电视台媒体中心介绍。农场一方面加强了新技术的投入,还加强了与各大院所的合作,为农场打造大豆高产的技术体系,使作物尽早成熟,达到最高的品质,实现增产,公司积极配合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大豆智能化管理与精准作业科研团队和体系专家,认真做好每个环节,保证“伙伴行动”有序开展,打造高质量大豆生产示范基地,提升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年初以来,尖山农场积极落实国家稳粮扩豆政策,种植大豆25.4万亩,并在单产上求突破,依托科技示范田,在张伟教授团队的指导下,利用无人机遥感监测和物联网技术,逐步解决春耕、夏管、秋收全流程的技术瓶颈,目前已筛选出了22种适宜当地种植的大豆品种。
张伟教授(左图、右图右三)在大豆田间作技术指导
尖山农场农业科技服务中心主任、书记姜凯岩回首农业服务平台走过的发展道路时感慨,作为国家级制种大县(场),近年来,尖山农场加大对大豆种子筛选及种植配套技术的研究,在生产方面实现良田、良种、良法有机结合,向标准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探索“农业、农艺、农机”融合的发展模式、深化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等科研院所的农业专业技术优势、着力开展农业种植环节的全程数字化实践探索,近两年数据中心的变化很大,农业服务平台的功能越来越多,越来越精准。
大豆工作站科研团队研究生现场采集相关信息
张伟教授强调,自2020年以来,科研团队与尖山农场深度合作,挂牌成立大豆岗位专家九三工作站。科研团队围绕尖山农场大豆生产机械化、信息化亟待解决的智能管理技术需求,以大豆保产增效智能管理与精准作业技术体系构建为目标,以大豆生长各环节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为示范,建立智能化管理与精准作业平台,研发大数据生产服务系统、无人机遥感监测和物联网技术的监测、管理系统,研究近地端及无人机遥感田间大豆生产和突发性信息获取分析技术,实现大豆智能化信息化生产管理系统研发、优化与示范。到现在为止,工作站科研人员仍然战斗在农业生产一线的主战场,为大豆智能化管理与精准作业做数据分析,探索农场科技引领农业振兴的模式。
黑龙江省电视台对团队工作进行报道
据悉,张伟教授科研团队通过积极开展大豆新品种配套技术集成与高产创建、大豆绿色增产技术研究和集成示范工作,进行智能化生产技术研发和应用,攻关大豆智能化生产过程中形态特性和表型信息获取传感器与与检测技术,助力九三大豆产业研究院深挖大豆单产能力,基于智慧农业和数字农业背景,在实现大豆生产智能化管理与精准作业的同时,实现数据供应定制化、模型国产化、决策智能化,积极推进机械化智能化产品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以“服务生产、节本增效”为原则,搭建现代农业“科技阵地”为产业发展贡献科技力量。
校外媒体对科研团队的相关报道链接:
1、黑龙江媒体:伏天到田管忙 https://zmt-m.hljtv.com/video_details.html?from=wap&id=822543×tamp=1689844591631
2、中央电视台:黑龙江大豆长势旺盛加强田管助丰收 https://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com/snow-book/video.html?item_id=5324192132792169399&toc_style_id=video_default&track_id=700D3F9C-0498-4F47-B81D-3AF268E93740_711073979247&share_to=wechat
(文/戴守玉汇稿 图/科研团队提供)
-----------------------------------------------------------------------
编 辑/戴守玉
校 对/孙海宁
审 核/宋清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