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教书育人初心,牢记立德树人使命
在润物细无声中助力学生追逐人生梦想
js5金沙6038主页通道农业电气化系现有女教师7人,占全系教师63.6%,她们平均年龄42岁,其中高级职称5人、博士4人。全体女教师始终不忘自己教书育人的初心,牢记自己立德树人的使命,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致力培养具有知识渊博、敢于担当和道德高尚的新时代大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助力学生追逐人生梦想。
积极构建党建特色,为教书育人提供组织思想保障。她们从党建规范化入手,健全制度、创新学习实践方式、激发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她们所在党支部委员中有三人是女教师,在党建制度、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党员管理、主题党日等方面形成规范化管理,积极构建党建特色,为教书育人提供组织思想保障,党支部在2022年成功入选黑龙江省首批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
省首批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梁春英参加培训
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扎实做好新时代人才培养。依托首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按照新工科建设内涵与特征,重构人才培养体系,致力于培养在农业机器人、现代农机作业、农机装备智能制造等方面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工程技术人才。全体女教师充分认识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四个引路人”,坚守“四个相统一”的教育使命,人才培养既要服务国家战略需要,也要支撑区域发展需求,要有培养农业人才、服务农业发展的责任担当。立足国际视野、家国情怀、集体精神和创新思维的新时代人才基本需求,不断提升自己的学识能力,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树立人生标杆,引导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既做好“大先生”又做好“教书匠”。农业电气化专业获批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教育部农林卓越人才培养试点、省级重点专业、省级本科综合改革试点。
巾帼团队教师集体备课、试讲
坚持立德树人乐育英才,将“课程思政”融入培养过程。课堂教学是培养人才的主渠道,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收获最纯正的知识“干货”,团队女教师们有针对性查阅资料,讲授最新学术研究进展、行业发展情况、产业发展趋势等,极大拓展了学生视野和知识结构。团队教师深度挖掘梳理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做到“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润物无声地融入北大荒精神、工匠精神;潜移默化地融入工程伦理教育,知行统一理念,培养学生知农爱农情怀、强农兴农使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将个人奋斗与国家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既能激发学习动力,也能推动学生长远发展。
团队女教师注重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
勇于改革教学手段,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动力。团队女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积极推进慕课、案例教学、研究性教学建设与应用,形成基于慕课的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从课程内容、教学手段、教师团队等环节推动课程建设,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其中,韩静老师讲授的《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将OBE教育理念融入SPOC教学过程,将内容分解成43个碎片化视频知识点,录制时长340分钟教学视频,通过对学习目标的提前认知,达成“学”与“习”的混合,形成产出导向的课程培养模式。许秀英老师讲授的《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探索项目案例教学法,将社会服务项目转化为教学案例,开发了土壤墒情监测系统等13个案例,提高学生对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信息化系统分析能力。
韩静老师将课程思政融入新的教学手段
改善实验实习条件、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系主任梁春英带领团队将教学、科研和农业发展发展结合起来,与省农机研究院联合开发了“现代农业装备信息集成实验实训系统”实践教学平台,首次将水稻农业生产过程转化为学生实景化实践项目,实现由田间生产到校内实践的突破。建设了综合一体化电工电子基础实验教学平台,在57个基础实验项目的基础上,设计了22个综合与创新实验项目,面向13个工科专业,直接受益学生数量每年2240余人。
巾帼团队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勇当先锋
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学生创新创业成果显著。学生科技社团采用“项目驱动式”创新人才模式,鼓励学生自选或者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学生团队与指导老师一起开展科技攻关。充分利用各类资源,配备旋翼无人机、小型机械加工平台、各类电子仪器等,为学生科技创新提供保障。科技社团承担第十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人才大赛的组织工作,主办学院第五届专业技能大赛,与大连联创众投管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大连龙飞科技有限公司共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平台。
近三年,科技社团参加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智能农业装备创新大赛等10余类竞赛项目,累计获得128项各级奖项,其中获国家一等奖6项、二等奖9项,获省级一等奖14项,省级二等奖31项;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34项,其中国家级5项;发表学术论文33篇,学生年均参与教师课题32人/年。
巾帼团队教师将科技创新成果书写在绿色大地上
发挥团队力量,展现巾帼风采。强化团队建设,实施教师实践能力培养计划,全面提升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巾帼团队获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0篇;获国家级新工科项目1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8项、省教改项目6项;省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同时,团队女教师不断提升自我教育教学能力,教师参加教学技能培训23人次、微课比赛4人、教学技能比赛4人、学术交流35人次。深入农业生产一线,积极与科研院所、企业、垦区农场在双师型建设、科技服务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合作,23人次深入企业参加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智慧农业等方面实践培训,44人次深入一线服务农业生产,3人获省“三区”人才支持计划,1人在大庆市肇源县畜牧局挂职锻炼。4名教师赴美国普渡大学等国外高校交流访学。团队获大庆市五一巾帼标兵岗、校三育人先进集体;省师德先进个人、校教学名师、校优秀教师、校就业育人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文/戴守玉 梁春英 图/农业电气化系提供)
------------------------------------------------------------------------
编 辑/戴守玉
校 对/孙海宁
审 核/宋清萍